知客网

日本首相与美驻日大使访问广岛,日本舆论褒贬不一

2022-03-30 14:48:31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马芳林泽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6日与美国驻日本大使伊曼纽尔一同访问位于广岛市的和平纪念公园。双方对使用核武器表示担忧,并警告俄罗斯勿对乌克兰进行核威胁。对此,日本舆论褒贬不一。

日媒报道截图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岸田26日与伊曼纽尔访问和平纪念公园,并向原子弹爆炸遇难者纪念碑献花。此后,两人举行会谈,岸田强调:“正在让人担忧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动用核武器。绝不能允许出现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况。为实现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日美将充分携手合作。”伊曼纽尔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俄罗斯威胁使用核武器,这一度是难以想象、甚至难以言说的。广岛的历史教导我们,任何国家做出这种威胁都是没有良心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是至今世界上唯一在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

日媒报道截图

日本舆论对岸田文雄与伊曼纽尔共同访问在日美之间具有特殊意义的广岛予以高度关注。时事通讯社称,岸田文雄祖籍为广岛县,而他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推动“无核世界”。美国是核大国,岸田带着刚就任不久的美国大使前往广岛,旨在向国内外展示日美携手努力实现核裁军的意向。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秋山信将27日在接受《日本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日本首相与美驻日大使一起访问广岛,再次向国内外展示日美两国克服了历史分歧与曾经的仇恨,建立起强韧的同盟关系。

日媒报道截图

虽然有部分日本网民感谢伊曼纽尔访问广岛,但也有不少人通过留言表达不满。有人评论称:“美国正在将投下原子弹一举正当化……(伊曼纽尔)一句道歉都没有就去献花是对广岛的侮辱。”也有观点认为,岸田文雄既然强调要与美国共同推进“无核世界”,但近期却容许日本民间社会和政党讨论与美国“核共享”,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次讲话中批评日本称:“在追悼日时,日本不点名是谁扔下了原子弹”,“日本教科书不说明美国实施了虐杀行为,无视了真实情况。”这一言论在日本引起关注,有人认为这是常识,不必言说;也有网民借普京的话继续讽刺日本称:“日本被戳中痛点,日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事败露了。”

延伸阅读

俄乌激战,美俄均在“俄使用核武器”上表态,德专家:可能性不是零

俄乌局势依旧不明朗,有关“俄使用核武器”的消息一夜之间传的满天飞……

3月22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被问及“是否可以排除俄罗斯使用核武可能性时”,佩斯科夫表示,按照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概念,如果国家面临“生存威胁”情况发生时,俄罗斯就可以使用核武器。

佩斯科夫在接受美国CNN采访

佩斯科夫还强调,关于国家安全的构想计划是完全公开的,大家可以看到使用核武器的所在原因。在该条文中写道,当国家存亡受到安全威胁时,才可以根据我们的构想使用核武器,文件中也没有规定其他原因。

早在今年2月,普京就曾暗示,如果他国对俄罗斯构成威胁,那么俄罗斯会立即做出反应,其后果的严重性将会是整个历史上所罕见的。

2月27日,普京下令将俄军威慑力量调至特殊战备状态,并与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商讨时称,如今西方国家不仅制裁俄罗斯经济,某些国家领导人的发言也越来越具有侵略性。

普京

尽管俄方没有完全否定“俄可能使用核武器”这一项,但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却明确表示,俄罗斯对核武器问题的态度是极其负责的。他提醒到,俄罗斯与其他核大国曾在一段时间重申“核战争没有赢家”的基本原则。

对于俄罗斯发出的这一系列“说明”,美国显然想借此机会大肆炒作。

3月23日,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透露称,拜登将即日前往欧洲,在商讨乌俄局势之际还会与欧盟各国商议应该如何应对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这一“偶发事件”。

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对于核武器使用等相关问题,沙利文表示十分担忧。他说,“我们一直在监测有关核武器的潜在偶发事件,我们会尽可能地和盟友进行磋商,并讨论相关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此外沙利文还表示,拜登不会给盟友国施压,也不会要求他们掐断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但拜登确实在计划宣布一项旨在减少欧洲对俄依赖的“联合行动”。

看得出来,美国既想遏制俄罗斯的一切,但也开始担忧逾越红线彻底激怒俄罗斯。

资料图

当前俄乌之战还看不到尽头,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站在其身后的西方国家仍没有展现出该有的诚意,对俄罗斯来说,最初的计划也没有实现。

西方的干涉、挑衅和制裁无疑让俄乌战线拉得越来越长,这样下去俄罗斯极有可能失去耐心。

有相关专家强调,关于核武器使用的担忧不无道理,或是因误解或挑衅太过分,以至于随着各方争先恐后地作出反应,逐渐失控。

对此,德国汉堡大学核战略家乌尔里希·屈恩说:“这些事情让我非常担心那里的紧张局势升级。”他说:“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极低,但不是零。这是真的,而且可能还会继续增加。这些事情可能会发生。”

尽管极端行动不大可能发生,但对于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发声”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

泽连斯基与普京

自乌俄开战以来,世界经贸、石油气能源遭到巨大的影响,西方多国对俄挥舞着制裁的大棒,但最终打痛却是自己。

俄官员曾笑称,西方国家的制裁令对俄“无关痛痒”,只能表现出西方在外交政策上的“绝对无能”。如果西方还不及时收手,俄乌战争的影响还将继续扩大,甚至发生令世界不可承受的严重后果……(图图)


布谷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知客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