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2 11:04:48
10月10日,福建莆田。据北京青年报,平海镇出现一起命案,被害人为一家祖孙四代,已致2人死亡3人受伤,上林村村民欧某中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在逃。
虽然案件没有侦破,但案情并不复杂,嫌疑人与被害人为同村邻居,似乎积怨多年。因家庭夫妻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的琐事积怨,最后酿成血案的悲剧近年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不论案何时侦破,但结局不会有太大的悬念,毕竟是2死3伤,罪大恶极,死刑难免。案件的发生让人震惊,更为涉案双方结局的悲惨和悲哀深表痛心和惋惜。杀人者固然可恨,当他最终绳之以法、处以极刑,可恨的同时也可怜。被杀者惨遭不幸,既可怜,但也必有可恨之处!
为什么这样的人间悲剧反复上演?为什么琐事积怨最终会引发惊天血案?难道本人不知道杀人要偿命,欠下的血债最终要用自己命还?这样简单的道理,即使书读得再少,一定都懂。悲剧已经发生,永远无法挽回。如果要对案件和杀人者分析原因,汲取教训,各种理由,家长里短,太多因素可以列出一堆。但我认为,为何邻居最终不如远亲,反成了仇人,本可以同生,最终却走向了“同归于尽”。根子上说,其实就差了“一小步”。
在古代有个“六尺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古代《诫子弟》中有记载,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人因三尺房基地起了争执,寄信给他想“摆平”此事,张英回信到: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退让三尺,邻居亦退让,形成了六尺巷。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其实邻里、朋友之间是可以做到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而其中的关键就在那“一小步”。如果当初两家在生活中,就像尚书张英那样,能够在生活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碰到利益纷争,别太过斤斤计较,心胸宽广一点、豁达一点,在好处和利益面前,首先自己先退一步,让出三尺,就一定不会因怨生恨,难以化解,走到你死我活,杀人泄恨的地步。
在我们各自的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观点和意见,产生一些误会和误解,甚至引起争执和矛盾,再正常不过。实践反复证明,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同样的问题有可能会沿着向好和变坏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善于学习、注重修养,多学习和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正道大道,在生活和工作中始终能做到以仁为本、以诚相处、以礼相待、以德报怨,就没有处理不好的邻里和朋友关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和问题。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讨论莆田重案当事人的是是非非,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
我是惠有法,万事皆有序章、生活有智慧,愿与您一起探讨生活人生之道,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欢迎提出批评指导意见,请留言、点赞、加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