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网

《长津湖》伍万里为何要干掉美军俘虏?19岁志愿军战士能干啥?

2022-02-03 21:36:02

农业资讯 http://www.mhyzsl.com/

伍万里在战斗中为什么差一点干掉那个美军团长俘虏?这是在今年国庆档热播电影《长津湖》片中,一个网友热议话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当本片主角易烊千玺扮演的伍万里,一个19岁的大男孩,为了让大人看得起,报名参军踏上抗美援朝的征途。

刚坐火车才到朝鲜,在前往长津湖的路上刚认识不久的小伙伴张小山,就突然间在美军飞机漫无目标扫射下牺牲了。就此人世永隔,与伍万里年龄相仿的张小山大概也只有19岁。

面对好友牺牲,一股复仇的怒火激荡在伍万里的心中,这也许正是在后来的战斗中,伍万里差点冲动犯错的真正原因。

都说,现在19岁的孩子们能干些啥呢?这也是一个网上热门话题,网友们给出的答案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生活能自理但是患有强迫症;有的说正处叛逆期,需要认真引导和教育。

虽然这些19岁大男孩相似的困惑和顽皮,也在电影《长津湖》片中易烊千玺塑造“伍万里”的主角身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

可是,有网友看完电影之后,据此认为:“伍万里这个顽皮男孩角色似乎可有可无。”那么站在真实历史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

其实,对比史料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说法不仅不靠谱,而且实际上,从电影人物主角设计上看,稚气未脱的伍万里报名参军的背后,代表着当年许许多多与他同龄、还未成年、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们。

而在当年抗美援朝战场上,你永远不要小瞧那些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尤其是那些不满20岁的小战士。

1951年6月20日,美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对我47军140师发动夏季攻势。

在与美军血战长达一天一夜的战斗中,47军140师大名鼎鼎的8连“张有班”中,就有一个刚刚入伍不久,年龄比伍万里和张小山还小两岁的新战士他的名字叫蒋秀春。

面对美军2000多发炮弹,数十枚凝固汽油弹的狂轰滥炸下,根本没有战斗经验的蒋秀春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在班长苏敦礼的指挥下,不畏强敌端枪猛射、猛打手榴弹。

血战一天一夜击退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200人十多次冲锋,战后荣立集体大功一次。

据史料记载,当事后美军得知一个志愿军班与美军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两个加强连血战一天一夜,并能取得最终胜利后,他们惊愕瞪圆了蓝色的眼睛。

而英勇作战的17岁小战士蒋秀春,竟然毫发无损。

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一个出生于1933年之后的志愿军小战士,登上上甘岭阵地的历史舞台;成为抗美援朝“冷枪冷炮”狙击行动中崭露锋芒的年轻人,他被称作“聪明的小战士”。

1952年上甘岭战役前,初次打阵地战的19岁小战士彭良义,创造了一个惊人的纪录,他仅用86发迫击炮弹就击毙了121个敌人。

这位“聪明的19岁小战士”有多厉害?看看当年的战史记录就一目了然。

为了有效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尽可能让敌军浪费更多的炮弹,彭良义绞尽脑汁,布置一处安放数枚手榴弹的假目标阵地做掩护。

他每打一炮更换一个新的炮位,就拉响绑着长长绳索的手榴弹弦。这样做既隐蔽了自己的炮位,又吸引不明真相的美军开炮轰击。

有一天,彭良义运用这个打法,一天下来击毙18名敌人,消耗敌军炮弹达400发之多。

而在闻名世界的上甘岭的战役中,同样曾在“冷枪冷炮”狙击活动中荣获“神炮手”称号,击毙100多名敌人的唐洪章出人意料的当了一回“主角”。

在美军集中兵力向597.9高地发动第一次冲锋时,唐洪章三分钟打出53发迫击炮炮弹,将美军进攻部队打得晕头转向,掉头就跑。

唐洪章

唐洪章这边刚打退进攻597.9高地的美军,赶忙掉转炮口支援537.7高地北山阵地时,美军的炮兵已经发现了他的炮位,发了疯的炮弹不停的向他袭来。

早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的唐洪章,在没时间架炮的情况下,直接手拿炮筒射击,由于长时间连续射击造成炮筒热得发烫。这该怎么办?

急中生智的唐洪章,先往炮衣上撒尿,然后用炮衣卷着已经打得热得呼呼冒烟的迫击炮筒继续射击,直到打退美军第一波的进攻为止。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这位勇猛善战的炮兵战士唐洪章年龄有多大?

答案是,比前面讲的“聪明的19岁小战士”彭良义,还小两岁,17岁!这真是后生可畏啊。

论岁数,在那个年代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年轻人,与今天的年轻人似乎没什么不同,但是,在战场上他们却参加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战斗。

当“19岁”这个词被电影《长津湖》重新提出来以后,今天的我们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当年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有这样一批不恐惧、不害怕、勇往直前的小战士;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光辉灿烂的抗美援朝史诗。

这也许正是今天普通的年轻人应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知客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