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网

你会相信“这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今后10年最好的一年”?

2022-01-08 22:25:02

“这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今后10年最好的一年。”我曾经从内心深处对这一恐怖预言倍感忧虑。《当下的力量》中说,“如果你内在没有问题,外界才会正常顺利。”2021年,当内心的焦虑逐渐平复、外在的变化被完全接受时,我被新的平台所接纳,成为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总编,从自媒体人开始向媒体人转变。很多时候,年景的预测不一定可靠,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否笃定这八个字……1

大约2019年我便听说过这句话:“这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今后10年最好的一年。”大概是经济学家说的。

那时我挺害怕的,我的经济学没学好,往往很崇拜在各种论坛上预测未来的经济学家。不过,2019年国内市场抢盐风潮之后,我这个不够“经济学”的脑子却活动了一下,感觉有点不对劲儿。

如果说中国缺粮食、缺石油,我会信;说中国缺盐,我觉得太无脑了,不想掺合这些奇奇怪怪的舆论和导向了。

直到2021年,某官方发布“囤积食品”的通知,一片哗然——不是粮食大丰收吗?我姑且甩锅给可怜的智库,他们为刺激内需出的馊主意都变“红头”了。

后来听说,发通知的被撤职了,我只好检讨自己对经济学家们的不敬,原来无脑的事哪儿都有。

这两年经历了疫情,似乎印证了所谓“最差—最好”年景的预测,由此衍生下去,一年不如一年,没什么指望了?

问题出在哪儿?

2

热衷找经济学家“算卦”,预期经济、社会前景和走向,往往与职场状态有关。

不是“无事忙”,就是“闲得没事干”,一个问题的两面。我们职业目标缺失的时候,与失业的状态类似。

在这个当口,预期便蔓延开去。

这是最好的理由。权威、佛祖、大师都说了,“你没戏”,于是自己的职场枯竭、中年危机便顺理成章地成了“病”。

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曾尖锐地指出,香港地区的厌食症正是受到美国心理学家、医疗机构的过度渲染后开始“泛滥成灾”,拖延症、网瘾、行动障碍也有类似的暗示作用。

真有那么多人“有病”吗?

向外部归因是最方便、最廉价的预期,“我”于是躲在预期的背后等着一塌糊涂、一泻千里、一败涂地、一地鸡毛。

3

我漫长的职业转型之路始于2016年,那一年我正式开始做国际教育自媒体。5年来(2016—2021),发表1647篇文章;最近两年(2019—2021),发布500个视频。包括抖音、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主流平台在内,我同时经营11个自媒体平台,并实现了商业运作。

即使如此,我深知自己的局限,全靠自己的内容变现、平台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于我这个职业转型的70后中年人而言。

我近乎疯狂地、自娱自乐似地发布作品,朋友圈、家长群、同学群一网打尽,晒存在感,这比当年俞敏洪创业时拎着浆糊桶在电线杆子上贴广告容易多了。

老俞因为乱贴小广告被官方约谈、罚款,我因为过度发布、蹭公共资源,被两个校友群讨伐、驱逐、直至退群。

没什么可抱怨的,我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伤害了部分校友的感情,非常抱歉。无论如何,占便宜、杀熟式的推广,毁掉的恰恰是存在感。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需要资源、需要帮助的时候,往往是没有的,即便是公共资源,也是一样。

当我的单平台浏览量突破1亿次时,我发现,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进入了自媒体领域,他们一篇文章的流量常常是百万级。

我到处投简历,希望进入体制内媒体圈,连回应都很少得到,更不要说面试机会。

而体制外主流自媒体平台的朋友非常诚恳地劝我不要冲动,只做内容恐怕不行,要背销售业绩指标。

4

我的转型其实还算是软着陆,开始没敢裸辞。但在我被迫离开原有的职场圈子时,我仍没有完成转型。而就在那个时候,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了。

对我而言,比职场转型更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他的《水大鱼大,激荡十年》一书中曾写道:当今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一样,充满了一言难尽的泡沫气质,绚丽、快速变化而显得不太真实。

疫情却不期而遇地按下了暂停键。

从回家办公开始,慢节奏的生活让我陷入了长考。回归与爱人、孩子的全天候近距离接触,我对生存的价值感有了重新定位。

瘟疫阻隔了人与大社会的关联,却强化了家庭内部小社会的融合、共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的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再调整。

“功成名就后回归家庭”的幻梦往往永远无法实现,“功成名就”几乎只存在于他人的评价,而并非自我的认知。

成功学在瘟疫横行的时刻显得特别虚弱、荒谬,治不好内心的无序、傲慢与贪婪,我们眼中的世界永远好不了,这比职场转型重要一万倍!

即便没有疫情,我们不也经常慌不择路、垂头丧气吗?我决定从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开始,不断接纳无常的牵扯。

“如果你内在没有问题,外界才会正常顺利。首要的是内在,其次才是外在。”《当下的力量》成为我生存的坐标,这意味着心态的转型。

5

我效仿游走在瓦尔登湖畔的梭罗,开始了八一湖畔长达两年的晨走与思考,还留下了不少自创、自赏的诗作。

十里春水十里风,雾去云开艳阳升。

湖波日影浅底会,鸳鸟欢鸭萍水逢。

曾经临皋听江处,又遇东山对弈翁。

芙蓉稗草皆随性,暮鼓晨钟一盏灯。

想到苏东坡、谢东山对进退、得失的包容,便受到极大的鼓舞与慰藉。这是多年来我心态调整最具突破性的时期。

我同时感到,越是艰难困苦的时候,越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演讲时,描述了自己被赶出苹果公司后的心态,他唯一没变的是IstilllovedwhatIdid(我仍钟情于自己所做的事),他鼓励人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热爱的兴趣点,这是克服职业枯竭的唯一途径。

我对写作的热爱,在向自媒体商业模式转化。当内心的焦虑逐渐平复、外在的变化被完全接受时,我甚至感受到了质变一点点发生了。

完全无法想象,我被新的平台所接纳,成为中国教育在线国际教育总编,从自媒体人开始向媒体人转变。

多年前,我看到潭柘寺大殿门口的告示,劝告信男善女不要来寺里还愿,强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祖无功不受禄,而功过在于个人领悟的深浅。

因此,至于年景的好坏,我想也不在于经济学家的预测,而在于我们能否因势利导、随遇而安。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沈阳锐图大合影 http://www.daheying.com.cn/index.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知客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