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20:20:46
1930年11月14日,年仅29岁的毛泽东妻子杨开慧在长沙英勇牺牲,听闻这个消息无数人为之动容。在被捕的二十多天里,虽然迫于各方压力何键并没有对杨开慧实行身体上的酷刑,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对她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即使这样,杨开慧的精神依旧没有被击垮,在被带往刑场的路上,颜色憔悴却气势不减,直到最后也没有向反动派低下过头。
天空阴云密布,似乎连老天也感叹其死之悲壮,在一阵枪响过后杨开慧倒下了,也许是因为有强大意志力的支撑,她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扛着身体的剧烈疼痛,努力想要留在这世上,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但天不遂人愿,有人发现了杨开慧还活着,在她致命处补上了一枪,终结了她的生命。
人性到底泯灭到何种程度,才会在那种情况下都不愿放过英雄一马,枪站在一个军人服从处决命令的立场上也许是对的,但杨开慧当时已经濒临死亡,就不能让她走的好一点儿么?
补
到底是谁面对一个这样意志坚定到让人敬佩的人还能如此冷心冷情,对其补枪?历史的车轮一直在前进,烙上了一个个痛苦的印记,直到1970年这位刽子手才因为忍受不了内心的煎熬,亲口说出了真相。而这个真相还要从40年前的红军革命追溯起来。
红军革命形势严峻
在早期的革命中,各方势力并存。军阀混战,党派之争,任凭谁都想要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占领一席之地,分一杯羹。1930年,蒋介石对中原的作战到了一决胜负的时期,想要一统中原军阀,在国民党内部站稳脚跟,从而建立起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虽然蒋介石强势,但中原的军阀联合,对蒋介石来说想要打赢这场仗并不容易,红军在蒋介石眼里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暂时放松了对红军的警惕,红军得以喘息发展。
但当时何键刚刚走马上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急需立功向蒋介石邀功,所以便把主意打到了红军头上。何键急功近利一上任就下令清剿张发奎,只留了三万散兵镇守长沙,彭德怀看准时机,趁长沙驻军出城与别的部队作战时,攻入城中,占领了长沙。
但红军并未在长沙做过多的停留,九天之后便撤出了长沙去执行下一步作战任务。何键心胸狭隘,觉得红军攻占长沙是在打他的脸,气急败坏搜捕全省共产党员,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一人。
何键在作战上比不过红军,就想拿红军领导人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出气,杨家老宅位于湖南板仓,何键下令让人乔装日夜在杨家老宅蹲守,只要杨开慧出现,就立刻把她抓住。
杨开慧被捕
杨开慧是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员,但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在外领导地下斗争时心中难免牵挂家中的孩子。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秘密回到家中想给孩子过一个生日,因为已经许久没有回家,孩子甚至都与她有些生疏。让杨开慧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行踪早已被密探掌握,当晚杨开慧和她的儿子她们家的保姆孙嫂都被抓进了监狱。
杨开慧家世背景深厚,何键选择抓杨开慧向蒋介石邀功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杨开慧的父亲是杨昌济,是民国时期影响重大的人物,虽然已经逝世但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一时间学者界纷纷发声要求释放杨开慧。
但何键已经被利益和虚荣冲昏了头脑,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误,更不愿向任何人低头。既然不能向杨开慧动刑,那就在精神上打垮她。
他派曾任中共高官的叛徒任卓去游说杨开慧,利诱不成便用家人的性命相要挟,并且承诺只要杨开慧自首,承认和毛泽东没有任何关系,就可以马上释放她和她的家人。
但如此种种又怎么能将她击垮,既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为生民立命的道路,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虽然她在这世上还有羁绊,但这些羁绊都有了很好的托付,唯一的遗憾就是看不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了。
在被处决的前一天杨开慧让来看望她的亲戚,用她家里的布料为她做一件新衣服,即使是要奔赴刑场,她也要精神抖擞地去,不能丢了杨家人和共产党人的骨气。
在被关押的第二十一天何键失去了耐心,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下令处决杨开慧。奔赴死亡前的气氛总是悲怆的。毛岸英抱着她痛哭,不让她走。她深知自己即将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任何感情都不重要了。即使舍不下骨肉亲情,也要忍痛承受。
真相公之于世
杨开慧被一路拖到了刑场,特务们将她的外衣脱去只留下了里面的衬衣。一排的枪口对准了她,她的背影没有丝毫迟疑与留恋,虽然瘦弱但却坚毅。她在枪声中倒下了。也许是意志的强烈,没有让她立即死去,她还在痛苦中挣扎着,作为何键的副手姚楚忠被派去对杨开慧进行补枪。
鲜血染红了杨开慧的衣服,浸润了旁边的草地,杨开慧还有一息尚存,双眼迷蒙却坚持没有闭上。赶到的姚楚忠没有丝毫犹豫就在杨开慧致命处补了一枪,杨开慧牺牲。
当时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并没有马上传到毛泽东耳中,国民党为了社会舆论影响有意隐瞒。直到一个多月后毛泽东才在报纸上得到这个消息。毛泽东与杨开慧不仅是夫妻更是彼此的灵魂伴侣,志同道合,互为知己。
在毛泽东为革命奔走的三年里,即使远隔千里杨开慧也一直默默地做他背后的支撑。三年前的一别竟成永别,愧疚和悲痛瞬间涌上心头,毛泽东大病一场,病好后却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始终带着杨开慧的意志,把十二分的精力投入到革命当中。
1948年革命胜利,国民党逃往台湾,这段历史也暂时被搁置。1970年接受改造的姚楚忠终于悔过,不忍内心煎熬道出了真相。
小结
历史是沉痛的,不能在历史中沉沦,要以史铭志载重前行,方能走得更踏实。虽然革命英雄的事迹离我们很远,但我们不能让这成为过去,没有革命英雄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要因为现在的轻松幸福就庆幸,是有人在代替你负重前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