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8 15:58:01
杭州SEO https://www.lizecheng.net/
评论:
转基因商业化正式落地,我国现在具备转基因放开所有条件。
《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部分种业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审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申请转基因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应当直接向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2)转基因主要农作物品种,除应当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a)转化体相关信息,包括目的基因、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b)转化体研发单位许可协议书;(c)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取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d)有检测条件和能力的技术检测机构出具的转基因目标性状与转化体特征特性一致性检测报告;(e)非受体品种育种者申请品种审定的,还应当提供受体品种权人许可证书或者合作协议。
3)转基因品种试验承担单位应当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4)申请审定的转基因品种,除目标性状外,其他特征特性与受体品种无变化,受体品种已通过审定且未撤销审定,按以下两种情形进行品种试验:(a)申请审定的适宜种植区域在受体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可简化试验程序,只需开展一年的生产试验;(b)申请审定的适宜种植区域不在受体品种适宜种植区域范围内的,应当开展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对于转育的新品种,应当开展两年区域试验、一年生产试验和DUS 测试。
我们认为转基因在落地的过程有两个核心点,一个是转基因转化体的安全证书,一个是品种的审定。其中,转化体安全证书前的准备工作有性状研发、中间实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2019-2021 年已有国产玉米、大豆品种连续获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而品种的审定核心在于《品种审定规则》,之前国内品种审定规则没有相关内容,本次修订主要是填补转基因农作物品种的内容,我们认为这在政策上表明,转基因从实验阶段落实到商业化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我们预计在正常情况下,转基因品种有望在2023 年前后上市销售。
2009 年我国曾为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颁发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是由于国内对转基因作物接受程度较低和技术储备不充分等原因未能进入品种审定阶段,商业化进程搁浅。与2009 年生物安全证书获批但商业化失败的情况不同,国内现在具备转基因放开较好条件,一方面,相比2009 年,目前我国对转基因的认识已相对成熟,同时技术储备也有了很大进步;另一方面,玉米和大豆品种性状商业化优势明显,我国玉米和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和加工原料,符合转基因作物“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推广路径,而2009 年颁发的抗虫稻由于涉及口粮,因而阻力较大。此外,2019-2021年颁布的大豆和玉米品种安全证书聚焦抗虫和耐除草剂性状,商业价值明显,尤其对于治理2019 年来肆虐的草地贪夜蛾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落地后将打开种业成长新空间,洗牌式重塑种业竞争格局。
假设转基因放开后,国内玉米种业将由周期转为成长行业。前后逻辑变化如下:
旧逻辑-同质化存量竞争:种植面积不变,玉米种业天花板已现;玉米种子太容易套牌、冒牌,同质化高,劣币驱逐良币,集中度无法提升。
转基因后新逻辑-增量且市占率集中:转基因可以增产,省人工,省农药,种子价格将提升,天花板明显上移,预计市场容量增加接近100 亿;打假成本大幅降低,一定程度上减少套牌、冒牌种子数量,“良币”生存环境改善。
假设转基因放开后,玉米种业格局亦将迎洗牌式重塑,龙头市占率快速提升。前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变化如下:
旧核心竞争力:率先获得有竞争力的亲本,通过领先育种体系选育出优良品种,本质是亲本性状优势的低成本稳定传递。
转基因后新核心竞争力:转基因性状就是“优势性状”,转基因落地就是一场彻底的品种换代革命,行业龙头市占率快速提升。
另外,转基因品种上市销售将带来新一轮玉米种业的品种换代,目前行业推广品种预估有接近万个,如果转基因落地,预计推广品种会大幅度收缩,将有效缓解行业同质化竞争压力,利好头部企业经营发展。
行业供给端与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国家扶持种业强企的决心提升。
首先,从供给端来看,2021 年以前我国种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有加剧倾向。国家从2016 年开始放开品种的审定,开启绿色通道审批。2017 年以后国审新品种数量明显增多,再加上玉米行业周期下行,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营利降低。
从国审品种数量上来看,虽然头部企业市占率低,但竞争优势依然具备,国内研发领先企业和研究所主要为北京农林科学院、登海种业、隆平高科(联创种业+安徽隆平)和铁岭先锋。
从2021 年起,种业受国家重视程度持续升温,迎来种子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玉米及稻品种审定标准提升等多项重磅催化,我国育种同质化问题有望改善,供给侧头部种企经营环境向好。一方面,《国家级玉米、稻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于2021 年10 月1 日起实施,新标准提升了玉米、稻品种的审定门槛,新增一致性和真实性要求,玉米新品种差异位点数需≥4 个, 水稻新品种差异位点数需≥3 个。另一方面,2021 年8 月17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修正草案)》进行了审议,本次种子法修正草案拟扩大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该制度对育种创新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同质化育种严重的现状有望大幅改善,预计未来新审定品种数量将显著改善,新品种保护法规有望加速落地,头部研发实力强的企业或最为受益。
其次,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土地经营由小农向适度规模化发展,也利好农业生产者对正规的种子等农资产品的需求,行业监管环境改善。具体来看,当行业以小农民为主时,主要消费群体对价格敏感度高,因此让套牌种子拥有了一定的行业生长土壤。而在当前这个时点,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失加速,土地适度规模化在市场因素下稳步推进。考虑到种粮大户的崛起对正规厂家的产品需求更为刚性,而且便于行业监管,可能使得行业经营更为规范,头部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因此改善。
综上来看,无论是供给端对于品种保护的重视,还是需求端土地适度规模化带来的正规农资需求上升,都给种业经营环境带来了明显的边际改善,国家对种业强企扶持的决心提升,利好头部企业发展。
投资建议:自上而下板块性重点推荐。
在转基因落地带来的成长政策红利与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周期反转共同驱动下,预计种子行业将迎来新一轮跃升期,重点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
风险提示
1、恶劣天气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农业的种植企业直接从事农业种植生产,种子公司也需要种植才制种。如果发生恶劣天气,可能造成上市公司产品损毁,造成公司损失。
2、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引发的潜在风险。农业畜禽养殖企业主要以规模养殖为主,如果发生不可控的动物疫情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的畜禽高死亡率,饲料需求低于预期,对种植链造成负面影响。
3、转基因落地推进不及预期风险。目前我国已有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品种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接下来还将进入品种审定阶段,如果品种审定细则的后续阶段进展不顺,将影响转基因推广进程,进而影响企业成长性。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