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13:33:42
近日,烟台公安破获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红酒案,摧毁一生产、销售假冒法国波尔多红酒的特大犯罪网络,查扣假酒1.3万余箱。
办婚宴购买“波尔多”红酒,结果却是侵权假冒产品
前段时间,烟台的王先生结婚办酒席,他在网上花3000多块钱买了10箱“法国波尔多”红酒,合计50块钱一瓶。从外观上看,王先生觉得这个酒非常有档次。可是,酒席当天,懂行的朋友喝了之后却觉得这个酒可能是假的。觉得颜面扫地的王先生于是报了警。
王先生说,他当时在微信上加了一个好友,这个好友推了一个卖红酒的业务员给他,称红酒是法国原瓶原装进口,是法国波尔多产区的。
红酒瓶的标签上的确有波尔多商标,产出地为波尔多,扫描二维码后价格显示为6800元一瓶。然而该红酒却售卖50元一瓶,远低于正常市场价格。对此业务员的解释是厂家正在做活动,量大从优。
而波尔多已经在我国注册了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烟台警方将红酒送往权威机构进行鉴定,确定该红酒假冒波尔多品牌,属于侵权产品。侦查员认为,背后一定有一个非常严密、懂行的团伙在实施犯罪。
假酒成本价10到20元,扫码价在几千元上万元
为彻底查清假冒红酒的整个生产销售网络,烟台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会同芝罘公安分局食药环侦大队组成联合专案组,以受害者王先生和业务员这一销售终端为突破口顺线展开侦查。经调查发现,该业务员隶属于山东某葡萄酒公司,所有假冒红酒都从该公司的仓库发出。
“经过多天摸排,确定仓库位于济南市北的一个村庄里面,总共有4处,分别位于村庄的不同方位上,相对位置比较隐蔽。”侦查员经蹲守发现,仓库外每天有两到三个人看守,由一位老人拿着仓库钥匙,一位年轻小伙开着叉车把葡萄酒搬运到大货车上,通过物流公司发往全国各地。
专案组发现,仓库内储藏有大量假冒红酒。那么,这些外观精良、号称“原瓶进口”的红酒是从哪来的呢?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这些假酒都来自于山东的张某。
张某经营的酒厂,有大量红酒正在进行灌装,现场还有散落的未贴制的商标。专案组侦查发现,这两种商标由深圳某广告设计公司的李某某设计,商标设计好后,再由深圳的陈某和温州的郑某分别印刷成纸质和金属商标,发往张某的灌装酒厂进行生产贴制。
为了让假酒看起来更有档次,每次灌装都选用质量上乘的酒瓶、酒塞、酒帽等,扫码价在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然而这些假酒成本价只有10到20元。
“我们到深圳和温州时,这两家工厂面积不大,属于家庭作坊式工厂,几台印制商标的机器,以及印制完成的商标,而这些商标正是本案犯罪嫌疑人曾经使用的商标。”经信息侦查发现,灌装假酒和制作商标的犯罪嫌疑人都与同一个人——山东的于某某,有密切联系和资金往来。专案组基本断定,于某某就是隐藏在幕后最大的假酒制造者,也是山东某葡萄酒公司的法人代表。
源产地造假黑手,应受到法律严惩
本案涉及的波尔多葡萄酒地理标志,波尔多葡萄酒行业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CIVB)系“BORDEAUX波尔多”商标(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权人,核定使用商品为葡萄酒。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5年6月19日发布公告,批准自即日起对波尔多(Bordeaux)在中国境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于2016年5月17日发布公告,批准自即日起对波尔多(Bordeaux)45个附属产区在中国境内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曾经为CIVB赢得首起胜诉的涉及中国葡萄酒源产地造假的案件的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智学在接受WF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CIVB在中国申请注册了第10474883号‘BORDEAUX波尔多’、第19564619号‘BORDEAUX’和第19564619号‘波尔多’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违反法律法规,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烟台警方的此次重锤,无疑为中国葡萄酒源产地造假的黑手们敲响了警钟。同时,WF也再次提醒消费者,请在正规可信任的渠道购买葡萄酒,不要给造假者可乘之机。
来源:葡萄酒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