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客网

解放后,江西一老红军找政府安排工作,为何被中央枪决?

2021-10-06 01:35:02

西瓜影院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avsoso.net

1949年8月7日,江西省万安县解放,整个县城的人民群众都夹道欢迎解放军入城,人们三五成群的交流着解放军入城后,他们的生活会不会有所改变。

一个人突然问道:“曾老师,你不是说过你当过红军?是共产党不,现在的共产党都有党员证,像你这种参加革命早的,完全可以让政府给你安排一个好工作,不比你闲赋在家强?”

只见这个曾老师眼睛一亮说道:“是啊,我怎么没有想到,按理说我还是一名老红军,政府更应该给我安排一个好的职位了”。

于是这位姓曾的老师就去往政府,以曾经参加过红军为由,希望政府能够给自己安排一个好的工作。

过了几天这名老师收到政府的邀请,希望他到外地教俄文。这个已经离职的老师非常高兴,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到达江西省委后,他被公安机关逮捕,并秘密送往北京执行枪决。

这个曾老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身份?为什么一个当过兵的老红军,没有受到政府的优待反而被秘密带往北京执行枪决呢?

一.温室花朵,纸上谈兵

这位姓曾的老师原名叫曾洪易,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从小就接触良好的教育,并考上了南昌第一师范大学。也许正是小时候平稳安定的生活让他发生后面的事情。

1924年,年仅19岁的曾洪易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按资历来说,曾洪易比许多开国上将入党的时间还要早。

1925年10月,曾洪易因为领导南昌团和学生声援“五卅”运动,被学校开除。一下的落差让这个从小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内心接受不了。但好在党中央认为,如果能够好好培养曾洪易,将来会是一个好苗子。

12月,在党中央的帮助下,曾洪易被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更加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四年后,曾洪易学成归来,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员。一时间“年少有为”,“前途无量”各种夸赞之词萦绕在他的耳边。

这些不仅没有让曾洪易虚心学习,反而让他飘飘然。不仅如此,曾洪易还是王明的忠实拥护者,两人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在不了解国情的情况下,强行将苏联十月革命的方法实施在中国,会使得事情事半功倍。

再加上,曾洪易从小顺风顺水,觉得自己又在苏联深造过,在没有实战的经验下,不灵活运用书上学到的东西,使得他成为纸上谈兵之辈,带领红军屡战屡败,成为大家口中的“灾星”。

然而一次次的失败,不仅没有使得曾洪易深刻反思自己,反而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其他因素造成的。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紧要关头,曾洪易本应该领导苏区军民和国民党军队浴血奋战,但是在反“围剿”节节失利的情况下,曾洪易对革命产生了悲观心里,并散布谣言,动摇军心。

并且还电中共中央:“我们应该赶紧逃命,放弃闽浙赣地区!”这句话使得中共中央,批评了他的错误思想,停了曾洪易的职位,另行分配。

曾洪易停职后,被分配到浙江省江山县地区担任区委书记,率领一支五人小队,准备在这里发展革命根据地。然而并没有什么实操实战经验的曾洪易又失败了,决定前往上海寻找党组织。

二.遇见叛徒,人生转变

在上海多番寻找,不仅没有找到党组织,自己口袋也空了。走投无路的曾洪易只能写信向家里要钱。他的哥哥给他寄了20元大洋,这才得以解决他的吃住问题。

在上海期间,曾洪易遇见了同乡,同学王立生。然而曾洪易不知道的是,这个曾经担任过共青团南昌地委书记的同学已经叛变,成为一名特务。

起初,王立生只是劝他不要再去寻找党组织,回老家去,并且还给了他一些钱接济他。但是曾洪易考虑到自己在共产党内担任过重要的领导职务,现在国民党在江西到处抓人,现在回到老家太危险了。

但是没几天王立生给他的钱财就花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此时王立生便趁机劝他去南京自首,并向他保证不仅人身安全得到保证,还有花不完的钱。

1935年5月,曾洪易在王立生的陪同下来到南京,办理了自首手续,在交代一些共产党的秘密后,被安排在招待所内。此时曾洪易的人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曾洪易在这里每个月都能够领到20元大洋,解决生活开销。在招待所内,曾洪易按照国民党的要求,写了很多抨击共产党的文章,对于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来说,洋洋洒洒地写几篇文章,看的国民党人士非常高兴。

然而,一个“墙头草”的叛徒并没有得到国民党的重用,每天不是写文章就让他待在招待所里休息。无忧无虑地生活几个月后,曾洪易心里就十分不痛快,觉得自己没有受到赏识,不被重视。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苏联援助中国抗日,派遣了航空志愿部队,为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然而苏联飞行员不懂中文,国民党这边不懂俄文,双方连普通的交流都够呛,更别说航空知识的教学了。

这个时候,国民党政府想起了曾洪易,想到了他曾经在苏联上学的经历,认为让他来当这个翻译再合适不过了。就这样,曾洪易被国民党调到航天委员会担翻译。

1939年,在同事的介绍下,曾洪易再次“发光发热”,被安排在国民党中央教育部担教科书的俄文编辑,就在曾洪易以为自己很快就能迎来高官厚禄时,曾洪易因为突发疾病再次丢掉工作。

三.狱中要求,自我感觉良好

抗日战争胜利后,失势又失业的曾洪易无奈地领着自己的妻子回到老家万安,两人此行的行李仅用网兜装了几件衣服和一些洗漱用品。

由于曾洪易离家的时候年纪非常小,在当时消息闭塞不通的年代,曾洪易身上发生的事情,乡亲们都不知道。

每逢有人问起他这几年在外面干什么?曾洪易都会对他们说,一直在外面读书,后来在教育部当编辑,后来被抓壮丁,当过军医,现在抗日战争结束了,就回来了。

当地的村民看到他回来时带的东西,也知道他在外面没有当大官,发大财。对他的这番话,十分相信。

回到家的曾洪易在家里人的帮助下,找到县里的中学校长,在这所学校的高中部担任一名英语和历史老师,总算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是曾洪易不满足当一名老师,想要动员大家,推选自己当校长,但是有人并不买他的帐,将其告到校长那里,曾洪易因此再一次丢掉工作,闲赋在家。

失业在家的曾洪易不安现状,便决定在万安县城开一家“鼎记”的诊所,给别人看病。但是因为医术平平,就诊看病的人寥寥无几,没多久就关门了。

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解放军打到了江西北部地区,曾洪易就和几个交情较好的人喝酒吹嘘,自己以前参加过共产党,还是共产党的大官,和方志敏是战友,一起在赣苏区打游击。使听到的同伴们很是羡慕。

没几天,曾洪易曾经当过红军的消息在万安县都传开了。

随着解放军距离万安县越来越近,但是当地的政府几乎瘫痪,国民政府的工作人员早逃命去了。老百姓认为,既然曾洪易曾经参加过共产党,是个老红军,不如就让他出面组织大家。

1949年8月7日,这天,解放军入城,曾洪易号召人民群众欢迎解放军,并安抚大家,让大家放心,正常工作和生活。老百姓从别人口中得知曾洪易是个老红军,对他的话很是信服。

解放军入城后,曾洪易听别人的“点拨”,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老红军,应该受到组织的优待,或许还能谋一份不错的差事。

于是,曾洪易便去县政府,找政府的工作人员,跟他们说:“自己叫曾洪易,在1924年入党,在赣东北苏区打过游击,回到家乡在县里当老师,受别人欺压丢掉工作,希望政府能够重新给自己安排一份工作。”

原来是名老红军啊,接待人员听到他说完,连忙热情地招待曾洪易,在经过一番沟通后,告诉曾洪易自己有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他。

原本来之前,曾洪易的心中还有一丝忐忑,担心自己曾经背叛共产党的事情被政府人员发现,但是一番交涉,曾洪易认为自己当初只是写了一封退党说明,写了几篇赞美国民党的文章,没有上过战场,也没杀过共产党,自己的那段历史或许没有人会知道。

在曾洪易自己心里不断地暗示下,认为只要自己不说,自己当叛徒的经历,就没有人会知道。自己还可以以老红军的身份过上受人尊敬,安稳的后半生。

曾洪易不知道的是,当时中央正在下令搜捕潜藏各地的叛徒,政府人员在看了曾洪易填的资料后,认为他就是那个曾经背叛党的人员之一,便通知他前来报到,秘密将其逮捕,送往南昌。

曾洪易刚开始被捕后,还自我感觉良好,到南昌后还写了书面报告,要求党恢复他的党籍,分配工作,还提到,因自身身体原因和家里还有老母幼女照料,工作最好分到自己的老家万安县。

1950年2月,曾洪易被押送到北京,在公安部监狱关押,关押期间交代了自己的个人全部经历,期间曾洪易不仅没有反思自己对闽浙赣苏区失败的责任和背叛革命的事情,反而要求党中央派自己到苏联学习,以便更好地回国建设,还专门提到不要在北京安排工作,因为北京的气候不适宜自己。

曾洪易从头到尾都将自己背叛革命的事情看得很轻,还跟党中央提出各种要求。经过多方面调查后,1951年,北京市军官会军法处以“曾洪易叛党投敌,积极从事反革命活动,破坏人民解放事业”判处死刑。

然而,在行刑报告批复没几天,曾洪易就在狱中因严重肺结核去世。结束了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回顾曾洪易的一生,高开低走,本来各种光环环绕自身,却因处事未深,将一副好好的牌打得稀巴烂。如同“伤仲永”一般,自身意志不坚定,也缺少指路的明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知客网版权所有